6月8日 ,在邵东县周官桥乡周祝村 ,种粮大户容红刚正带着合作社的农民在水稻田里抛秧。洪灾过后 ,他承包的300余亩早稻田有部分受灾严重 ,他赶紧组织农民育秧 、种植中稻。
将农业事业作为理想
从上初中开始 ,逐渐懂事的容红刚看着父亲辛苦地在田间劳作 ,便立下要将农业做成轻松赚钱的事业这个理想。然而父母却一门心思供他读书想让他走出农村 ,过上城市白领生活。
中专毕业以后 ,容红刚前往深圳 、广州打工 ,因为学的是机电专业 ,所从事的职业工资低 、工作量大 ,十分辛苦。后来 ,他又从事过装修 、建设工程等工作 ,自己办过机电维修公司 ,每年算下来都没有多少积蓄。在他心里,仍然坚持要回乡发展农业。
2009年 ,他将自己的想法与家人说过以后 ,遭到家人的坚决反对 ,然而执着的容红刚还是坚定地回到了村里承包了70余亩水田种起了双季稻 ,在田里养了几百只鸡鸭 ,开始了他的生态农业之路。那年 ,因为没有经验,他亏损了十几万元。
确立四个五年计划
回村以后 ,容红刚为自己确立了四个五年计划 ,他要以20年为期限 ,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做一番让亲朋好友 ,让村民们刮目相看的事业。
回村的第二年 ,容红刚将卖掉公司的钱全部投入到农业中 ,承包了300余亩水田种植生态大米 ,并成立了万安堂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他积极发动村民以农田入股的方式参与合作社管理 ,年底由合作社给大家分红。
两年下来 ,容红刚的双季稻基地亏损了30余万元 ,妻子与他大吵了一架后离婚了。容红刚除了忙着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 ,他的剩余时间和精力全部都放在了生态农业基地里。
白天 ,容红刚在田间地头忙碌 ,晚上 ,他如饥似渴地在网上学习各种农业种植 、养殖知识。平时 ,乡里 、县里只要组织农技培训 ,容红刚都要抽出时间去参加。功夫不负有心人,第四年里 ,除去给合作社的农民发工资 、分红 ,他终于赚到了第一笔两万元钱。
以现代化提速农场发展
“经常在电视上 ,在你们报纸上看到致富带头人的故事 ,这些都为我上了很好的一课。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让我的计划很好的实现。”容红刚介绍 ,去年 ,他的双季稻基地开始使用机械化耕作 ,为他节省了很多时间 ,他便办起了大米加工厂 ,搞起了水产养殖 、苗木种植 ,家庭式农场初见雏形。
今年 ,他提前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 ,开始组建油料加工厂和生猪养殖场 ,同时扩大种植 、养殖基地规模。为了将生态农业坚持到底 ,保证产品的品质 ,打造属于自己的高端品牌 ,他要求合作社的农民必须采取无公害种植。
“现在 ,我厂里的生态大米供不应求 ,上个月有些村民给我提供了6吨稻谷 ,加工后消费者反映口感不好 ,我赶紧将超市的存货全部撤回。”容红刚说 ,只有满足了消费者舌尖上的需求 ,合作社才有发展的空间 ,他的事业才能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在他未来的几个五年计划里 ,他要实现公司+基地+农户+加工厂+超市+物流配送一条龙服务链条 ,让村民们跟着他发展现代化的生态农业事业,并以此走向发家致富的康庄之路。